親人自殺這樣沉重又傷痛的事。這種痛不是「馬上能解決」的,也不是你一個人該獨自扛的。

自殺的發生有時很突然,讓人措手不及,而在每一位因自殺而逝的亡者背後,都有仍在持續為他們哀悼的親友。

這種痛不是「馬上能解決」的,也不是你一個人該獨自扛的。

下面我把實用、溫柔且能立刻上手的步驟整理給你——包含情緒處理、家庭互動、實務事項、以及何時尋求專業協助。

你可以挑幾項先做,慢慢走過這段路;沒有人要求你迅速「放下」。

一、先給自己一句話的允許

在任何具體做法之前,先對自己說一句:

「我可以難過、我可以生氣,也可以困惑。這些都是正常的反應。」

把「必須堅強」暫時放下,允許自己感受每一種情緒。

 

二、情緒處理:短期能做的事(當下可用)

  • 三秒深呼吸法(簡單、立刻可做)
      • 吸氣4秒 → 屏息2秒 → 緩慢吐氣6秒,重複3–5次,讓身體放鬆。
  • 5-4-3-2-1 接地法(grounding)
      • 看見 5 樣東西、聽到 4 樣聲音、感覺到 3 個觸感、聞到 2 個氣味(或想像)、動動 1 個身體部位。把注意力拉回當下,減低慌亂。
  • 允許哭泣、寫下來
    • 把當下想到的話寫成信(給逝者或給自己),不必寄出,這是讓情緒流動的方式。

三、面對「為何/內疚/憤怒」的思緒

這些想法都很常見,處理方式要溫和且具體:

  • 對「為何」的困惑:這通常無法在短時間找到完整答案。尊重「不完整性」,允許事情有未解之處。
  • 對內疚的處理:把內疚當作愛的信號,而不是罪責的證據。寫下你能做過、做不到的事,並練習對自己說:「我當時已經盡力(或我當時做了我能做的)」。
  • 對憤怒的出口:把憤怒轉成安全行動(寫信、敲枕頭、快走跑步、找信任的人傾訴、或向專業訴說你的感受)。

範例自我對話句式(每天念一遍):

「我曾經愛他/她,我也有權利悲傷;我會找人幫忙,因為我不必獨自承受。」

四、家屬間如何互相支持(實用句型)

與家人互動時,簡單而真誠的語句比解釋更有力量:

  • 「我現在很難過,你願意陪我坐一下嗎?」
  • 「我不知道該怎麼說,但我需要有人聽我說話。」
  • 「我們可以一起把今天安排好,哪件事你想先做?」(把實務分工化)

避免說法(會讓人更痛):

「你該堅強」「時間會治癒一切」——改成更接納的語句。

五、對小孩或青少年要怎麼說

  1. 年齡合適的語言,誠實但不過度細節。
  2. 告訴孩子:不是他的錯,並允許他表達所有問題與感受。
  3. 保持日常穩定(飲食、睡眠、課表),讓安全感回來。
  4. 若孩子出現極端變化(退縮、攻擊、睡眠/飲食劇變),請尋求兒童心理專業協助。

 

六、實務事項(可以列表化分工)

遇到親人過世常有繁雜事務:報案、火化、遺產、社群公告、處理手機/社群密碼等。建議:

  • 列清單,把工作分配給信任的親友或律師代辦。
  • 若處理社群、公開資訊,先決定資訊口徑(誰來發、說什麼)。
  • 辦理喪事或追思時,允許簡短、溫柔的儀式(線上追思、書寫悼念、放生燈或種樹)。

七、療癒與紀念的實際做法(幫助釋懷)

  • 寫一封未寄信:對逝者說出你沒說過的話。
  • 建立小小儀式:每個月或生日點一支蠟燭、做一首歌、播放他/她喜歡的音樂。
  • 紀念樹或紀念冊:把對方的記憶保存在實體空間。
  • 義務行動轉化悲傷:參與或捐款於相關議題(例如自殺預防、心理健康倡議),把痛苦轉為助人的力量。

八、何時尋求專業幫助(強烈建議)

請儘快尋求專業幫助,如果出現以下情況:

  • 情緒無法日常運作(連續數週無法吃飯、睡眠嚴重失調、無法上班)
  • 持續強烈內疚、自責、或經常反覆想像事情發生的細節(創傷後壓力反應)
  • 出現自傷或有自殺想法(你或家人有這樣想法)——立即聯絡當地緊急服務或危機專線,並告知信任的人你需要幫助。

自殺防治資源管道

1.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:1999轉8858 (幫幫我吧)

2.全國安心服務專線:0800-788-995(請幫幫,救救我)

3.生命線專線:1995(要救救我)

 

 

 

九、面對社會壓力與旁人的話語

  • 很多人會想幫忙但說錯話,這是常見。你可以:
    • 明確告訴對方你目前需要什麼(「我現在想要有人陪」或「我只需要有人幫我處理某件事」)
    • 若別人的話讓你受傷,有權利表明界限:「我現在不想聽這種評論,謝謝你的關心但請尊重我的感受。」

 

十、紀念儀式範例話語(追思會可用)

「今天我們在這裡,不是為了問為什麼,而是為了記住他/她的笑容與愛。我們會帶著這些記憶,學會更好地愛與被愛。」

 

十一、簡單的日常療癒計畫(接下來 2 週)

  1. 每天做一件小事讓身體舒服(熱水澡、散步10–20分鐘)。
  2. 每天寫 5 分鐘的日記(寫下今天想念的、感激的、或一個小成就)。
  3. 每周找一位信任的朋友或專業對談(面對面或視訊)。
  4. 週末做一次紀念儀式(播放歌、點燭、寫信)。

 

十二、若你現在感到危險或有自殺想法

請立刻:

  • 聯絡當地緊急服務(例如撥打當地緊急電話)或到就近急診。
  • 告訴一位可信任且在你身邊的人:你現在感到不安全,需要他們陪你到醫院或打電話求助。
    (我可以陪你先說出感受,但如果有立即風險,一定要聯絡在地緊急資源。)

結語(給你的溫柔話)

親愛的,你現在的痛是因為你曾深愛。時間不是要你忘記,而是要你學會帶著記憶繼續生活。允許自己慢慢來,允許求助,允許被溫柔包圍。你不必獨自承受這一切——如果你願意,我可以幫你:

  • 草擬給逝者的信/追思文,或
  • 幫你列出可以詢問的心理師談話要點,或
  • 幫你找到在地的支持資源。

如果週遭的親友透露出自殺訊息,我可以做的是:

1.提供情緒上的支持:

(1)專注傾聽與嚴肅面對,讓當事人情緒得以表達。

(2)表達對當事人的關心,使當事人明白自己並非孤獨地面對問題。

(3)陪伴當事人找尋處理困擾的方法與管道,引導當事人了解自殺不是唯一的解決之道。

(4)尊重與不評價當事人的意見或價值觀,避免陷入對錯的爭辯。

 

2.降低危險性:

(1)移除可以用來自殺的工具。

(2)啟動人際支持系統(如,家人、同學、親戚,朋友…等)予以陪伴。

 

3.轉介給專業人員處理:協助當事人運用醫療、社福或心理諮商等資源。

 

面對親友的自殺想法,我需要了解與注意的是:

1.對於自殺議題無需過度恐慌,亦不可漠視警訊。

2.覺察自己對自殺議題的恐懼與否認,盡可能保持冷靜與客觀的態度來面對處理。

3.不要和當事人議論自殺行為的對錯與否,以避免對方因此逃避對話。

4.接收對方情緒的同時,別忘了照顧自己的感受也同樣重要。

 

面對親友正在進行自殺行為時,我必須做的是:撥打110、119請警消提供立即救護。

自殺防治資源管道

◎1.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:1999轉8858 (幫幫我吧)

◎2.全國安心服務專線:0800-788-995(請幫幫,救救我)

◎3.生命線專線:1995(要救救我)

◎.衛生福利部 資料來源:心理及口腔健康司、社會救助及社工司、長期照顧司、國民健康署、社會及家庭署 資源提供單位 心理健康、諮商輔導、自殺防治等相關資源 資源提供對象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(委託社團法人台北市生命線協會) 24小時免付費諮詢專線:1925(依舊愛我)

 

◎「心快活」心理健康學習平台 1.網址:https://wellbeing.mohw.gov.tw/nor/main 2.提供心理健康知識與策略及e-learning網路學習 3.全國各地區心理健康服務據點資料-「心據點」 (1) 網址:https://wellbeing.mohw.gov.tw/nor/mmap (2) 可搜尋全國各地區醫療機構、心理諮商所、心理治療所 等相關聯絡資訊。

 

◎精神醫療緊急處置線上諮詢服務專線049-2551010

(委託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) 1957福利諮詢專線 1. 網址:http://1957.mohw.gov.tw/ 2. 急難救助、社會救助、老人福利、身心障礙福利、兒少福利、特殊境遇家庭、國民年金保險等各項社會福利諮詢與通報轉 銜服務。

 

◎長期照顧司(委託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) 1.家庭照顧者諮詢專線0800-507272 2.網址:http//familycare.org.tw/service/892

◎1.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(0800-870870)

2.孕產婦關懷網站(網址:https://mammy.hpa.gov.tw/)

◎ 1.戒菸諮詢專線(0800-636363)

2.戒菸專線服務中心網站(網址:https://www.tsh.org.tw/)

◎更年期諮詢專線(0800-00-5107) 一般民眾 全國癌症資源中心 一般民眾

 

◎未成年懷孕求助網站:http://257085.sfaa.gov.tw/ 2.電話諮詢服務:0800-25-7085

 

◎各社區照顧關懷據點 查詢網址:https://ccare.sfaa.gov.tw/home/index

 

◎原住民委員會或至本部「自殺意念者服務及轉銜流程暨 資源盤點手冊」網頁下載相關資料: 都會及原住民族地區 55 歲以上族人 https://dep.mohw.gov.tw/DOMHAOH/cp-4902-58377-107.html

購物車
返回頂端